AI廣告工具Arcads:18個月營收700萬美元的成功秘密

想像一下,一個18歲的拉丁美洲青年,僅僅透過一支TikTok影片就賺進3萬美元。一個行動應用工作室在短短9個月內從零做到月收入100萬美元。這些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的故事,正在AI廣告工具Arcads的助力下成為現實。

在這場深度訪談中,Arcads創辦人Roman揭露了如何運用AI技術製作高轉換率廣告的秘密。18個月前推出的Arcads,已經成長到年收入700萬美元的驚人規模,而背後的成功關鍵,就是讓任何人都能快速製作出媲美專業團隊的廣告內容。 - #AI廣告革命正在改寫遊戲規則

Roman指出,我們正處於AI廣告的黃金時代:「現在是創意人員的時代,正如OpenAI共同創辦人Sam Altman所說,這是『想法家』的時代。」傳統上需要數十萬美元製作成本的廣告,現在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

Arcads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超過1000個AI演員庫,使用者可以依據性別、年齡、情境進行篩選。無論是想要懷孕婦女、健身房場景,還是podcast錄製環境,平台都能提供合適的AI演員。更驚人的是,使用者還能透過文字描述創造專屬的AI演員,突破既有限制。 - #成功案例:從零到月收百萬的驚人成長

最令人震撼的案例來自一個行動應用工作室CW。這個團隊在2024年9月推出新應用,僅僅不到12個月就達到月收入100萬美元的里程碑。更驚人的是,他們的整套行銷策略完全建立在AI廣告上。

Roman透露關鍵數據:「如果你查看他們在Facebook廣告庫的表現,會發現他們有500個活躍廣告。就在昨天,他們還推出了5到10個新廣告。這個應用推出僅9個月,他們測試的每一支廣告都是用Arcads製作的AI廣告。」

其中一支最成功的廣告獲得了1000萬次曝光,結合了現實AI UGC內容和創意視覺效果,展現了AI廣告的無限可能。 - #兩大AI廣告趨勢:現實vs超現實

Roman觀察到市場上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AI廣告趨勢。一端是極度寫實的廣告,另一端則是具有強烈視覺衝擊的超現實廣告,例如會說話的大猩猩或星際大戰風格的內容。

「在過去,如果你想要針對孕婦產品製作廣告,你必須找到真正的孕婦創作者。現在透過AI,你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同樣的工作。」Roman解釋道。

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意數量和創意多樣性。Roman強調:「我們最成功的客戶都瘋狂地進行測試。他們測試不同的演員、不同的開場白、不同的情境,因為現在有了AI,他們可以在幾分鐘內產生大量變化。」 - #微學習市場的AI廣告爆發

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微學習應用的興起。這些應用提供幾分鐘就能學會新技能的內容,而它們的行銷策略幾乎完全依賴AI廣告。

Roman展示了一個微學習廣告的驚人表現:「這支廣告獲得了10萬個讚,沒有人在評論中談論這是AI製作的。看起來人們真的在與內容互動。」

當你在Facebook廣告庫搜尋「microlearning」關鍵字時,會發現數十個應用和網站都在使用AI演員進行廣告投放,這已經成為一個全新的市場趨勢。 - #18歲青年的TikTok淘金術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成功故事來自一位18歲的拉丁美洲青年。他利用Arcads製作內容,專門在TikTok上分享新聞話題,然後導引到聯盟行銷產品。

Roman透露這個青年的策略:「他從聲量很高的新聞話題開始,比如加州大火,然後介紹一個他有聯盟連結的新創產品。他結合品牌在Shark Tank上的內容製作影片,結果獲得110萬次觀看,僅這一支影片就賺進超過3萬美元。」

這個案例完全是有機流量,沒有投放任何廣告預算,純粹依靠內容的吸引力和AI技術的輔助。 - #傳統企業的AI轉型機會

AI廣告的應用不僅限於科技新創,傳統企業也開始受益。Roman提到一個特別的案例:「最近我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他說他月收入20萬美元,他的業務就是向傳統企業銷售AI服務,幫助他們運用AI推廣業務。」

這個青年的策略是先用Arcads製作廣告來推廣自己的服務,獲得每個潛在客戶的成本只有10美元。然後他向這些傳統企業(如房地產、油漆、太陽能面板業務)銷售AI廣告服務,再用Arcads為他們製作廣告。 - #自動化工作流程:效率的終極提升

對於進階用戶,Roman展示了如何透過Gumloop等自動化工具,將AI廣告製作完全自動化。這套系統可以:

從TikTok API抓取熱門影片內容,自動轉錄影片文字內容,透過ChatGPT改寫成適合的廣告腳本,自動呼叫Arcads API產生影片

「這就是AI影片生成的進階模式,非常強大。」Roman解釋這套自動化系統如何讓廣告製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效率。 - #成功的關鍵策略

Roman強調幾個關鍵的成功要素:

大量測試:最成功的客戶每週都會測試大量新廣告,因為AI讓變化製作變得極其容易。

模仿優秀案例:與其從零開始,不如先觀察競爭對手的成功廣告,然後用AI技術製作類似但獨特的版本。

視覺開場很重要:除了文字開場白,視覺開場同樣關鍵。人們在毫秒間決定是否繼續觀看廣告。

多語言本地化:AI讓多語言廣告製作變得簡單,可以輕鬆拓展到全球市場。 - #未來展望:創意產業的全面變革

Roman認為AI將徹底改變行銷團隊創造內容的方式:「我們的願景是成為行銷人員創造各種內容並優化結果的一站式平台。」

這場AI廣告革命才剛開始。當製作成本趨近於零,創意變成唯一的限制因素時,那些敢於實驗、快速迭代的創作者將獲得巨大優勢。正如Roman所說:「現在是想法家的時代」,而AI工具正在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將想法變成現實。

無論你是想要推廣行動應用、電商產品,還是傳統服務業務,AI廣告都為你打開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關鍵是要開始行動,大膽測試,並從每次嘗試中學習改進。

-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wG02tbaHE

Read more

如何在45分鐘內做出能抓住注意力的爆款短片?Roberto Nixon 的完整流程與工作室成本揭密

如何在45分鐘內做出能抓住注意力的爆款短片?Roberto Nixon 的完整流程與工作室成本揭密

在這集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節目中,短片創作者 Roberto Nixon 首度完整揭露他的製作流程:從靈感、逐字稿、錄製到後製暨發布的每一道細節。他是網路上少數能穩定拿到「數百萬追蹤、數以億計觀看」的短形式創作者之一,此次示範不只分享工具與技術,更揭示速度與節奏如何成為他製作「高點閱、易擴散」內容的核心競爭力。本文依循訪談內容重組,並補充必要背景說明,呈現可實作、可複製的完整操作指南與關鍵數據。 Roberto 明確指出:「短形式影片是互聯網的 bread and butter,是所有注意力的 top of funnel。」他認為短片的價值不只是資訊傳遞,而是「以極高速度捕捉注意力,並把觀眾導向更深的學習或行動」。他在訪談中強調三個製作目標的順序與重要性: - 「Capture attention」:前2秒的視覺與口語鉤子至關重要。 - 「Maintain attention」:以衝突—解決的段落設計持續牽引觀看。 - 「Reward attention」:提供實用、獨到的洞見以促成互動(

By andy

從焦慮到信任:一個月的授權噩夢,到一晚上用 Claude Code 搞定 API 串接的領悟

▋ 當初那個月,我幾乎快瘋了 說起來有點丟臉,但我得老實講——最開始串接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發文功能時,我花了整整一個月。一個月啊,你聽起來可能覺得正常,但那一個月裡我經歷的心理狀態真的不太妙。 OAuth 授權流程、API 金鑰管理、權限設置、各種稀奇古怪的 Error Code……我每天都在官方文件和 Stack Overflow 之間切換,反覆測試、碰壁、修改參數、再碰壁。有幾次我真的坐在電腦前,盯著同一個 401 錯誤整整兩小時,想不出問題在哪裡。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就是心裡知道「應該就快了」,但就是過不去那道檻。 問題是,不管我做再多功課,這個授權系統就像一個只會說 No 的門神,你得反覆調整每個參數,直到它願意放你進去。期間我甚至懷疑過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技術工作。 ▋ Performance API 串接時的震撼 然後這禮拜,

By andy
如何用 Sora 2 + n8n AI 代理,把影片成本降6倍、產量放大10倍?完整新手實作解析

如何用 Sora 2 + n8n AI 代理,把影片成本降6倍、產量放大10倍?完整新手實作解析

導言:Sora 2正席捲網路,能把文字、圖片、名人臉孔直接變成可上線的短影片。Nate Herk 在教學影片中示範如何把 Sora 2 與自動化工具 n8n(他稱為 NADN)串接,聲稱可以「取得10倍產出、更高品質、無浮水印,且透過 Key.ai 使用 Sora 2 比 OpenAI 直接呼叫便宜6倍」。本文將從連線設定、範例工作流程、提示工程到錯誤處理逐步解析,並以數據與引言突顯關鍵步驟,幫助你把這套系統從 Proof‑of‑Concept 做到可量產化。 * 關鍵數據:Key.ai 對 Sora 2 的收費為 1.5 美分/秒($0.

By andy

# 不會寫程式反而是優勢?為什麼Vibe Coding會是你最該投資的技能

我想跟你聊一件我最近才真正體悟的事:如果你想在未來持續提升生產力,你根本逃不掉要跟AI合作這個課題。但關鍵不是去學寫程式,反而是要學會跟AI「談戀愛」。 ▋ 你以為不會寫程式是限制,其實反而是超能力 老實說,剛開始聽到Vibe Coding這個概念時,我也有點懷疑。不會寫程式的人用AI協作?聽起來好像哪裡怪怪的。但仔細想想才發現,這恰好是我之前完全想反了的地方。 很多人問我:「欸,如果我不會寫程式,怎麼能跟AI Code一起工作?」我現在的答案是:正因為你不會寫程式,你才更有資格來做這件事。為什麼?因為你能深刻理解那些使用者痛點。你知道什麼叫「這件事很麻煩」,你知道什麼叫「其實我們需要的是這個」。而一個只會寫程式的人,有時候反而被自己的技術思維限制了,看不到使用者真正想要什麼。 你不會寫程式,所以你能在跟AI的來回對話中,一次次指出「不對,我要的是這樣」、「這邊可以再調整」。你用自己的直覺和需求不斷修正,而AI則用它的執行力去實現。這兩種優勢的結合,才是真正的超能力。 ▋ AI的能力再強,也需要一個懂它的人 這裡有個前提要弄清楚:不是隨便用任何AI都行。你得選一

By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