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 Coding 是我最值得押注的未來技能——不會寫程式反而是你的優勢
我決定要好好談一次關於 Vibe Coding 這件事。不是因為它有多新潮或多高級,而是因為我最近才真正感受到——如果你想在未來維持生產力,這可能是你該認真投資的東西。
▋ 為什麼不是學會寫程式,而是學會跟 AI「共舞」
說實話,當我第一次聽到「Vibe Coding」這個詞時,我有點困惑。這不是什麼革命性的技術,不是新的程式語言,也不是什麼複雜的工程概念。但後來我才明白——它的重點根本不是程式本身。
Vibe Coding 的核心其實是:學會跟 AI 協作。不是用 AI 來做什麼,而是真正地跟它一起工作。這意味著你要選一個 AI,可能是 Claude、ChatGPT、Gemini,或任何你覺得溝通順暢的那一個。然後你就開始——一次又一次地跟它互動,慢慢摸透它的脾氣。
就像跟任何人共事一樣。你會學到它擅長什麼、它的盲點在哪、怎麼問它才能得到最好的回答。你開始培養默契。這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上來就完美配合。
▋ 你不會寫程式,其實是最大的資產
這裡我要說一件違反直覺的事。很多人聽到 AI 可以寫程式,第一反應是「那我也應該學會寫程式」。但我覺得這想法反了。
正因為你不會寫程式,你反而更清楚使用者真正的痛點是什麼。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功能,但不會被程式的細節綁住。你能夠用最樸素的方式描述問題,這其實讓 AI 更容易理解你的真實需求。
在一來一往中,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你帶著對問題本身的直覺理解,AI 帶著強大的執行能力。你不是在學 AI 怎麼想,而是在教 AI 你怎麼想。然後它把你的想法轉化成現實。這才是真正的威力所在。
你的優點跟 AI 的優點,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融合。這不是被 AI 取代,而是變成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
▋ 關於安全性和能力的疑慮——時間會解決
我知道有人會擔心:AI 會不會出錯?它是否真的理解我的需求?這個模型聰不聰明?資料安全嗎?
這些都是合理的問題。但坦白說,這些問題大多會隨著時間被解決。模型會變更聰明,安全機制會越來越完善。這些是技術層面的事情,會慢慢改進。
但有一件事是不會自動解決的——你跟 AI 之間的默契。這只能靠時間培養。就像談戀愛一樣,再強大的人如果不磨合,也不會有好的關係。
所以我的建議是:從小的專案開始。不要一上來就想做大事。找一個小問題,試著用 Vibe Coding 的方式去解決它。在這個過程中,你們彼此建立信任。每一次的互動,你都在教 AI 如何更好地為你工作,AI 也在教你如何更精確地表達需求。
慢慢往上走。從簡單到複雜。
▋ 我在 Vibe Coding 中發現的那份寧靜
我要跟你說一個我最近才感受到的事情。
我的腦子裡一直有很多奔放的想法——某個功能、某個應用、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有時候這些想法很興奮,有時候它們只是在腦子裡亂飛,無處可去。那種感覺滿挫折的,因為你知道有什麼東西值得被做出來,但你沒有能力把它變成真實。
然後 Vibe Coding 改變了這件事。
我現在可以把這些想法直接告訴 Claude。用最自然的方式描述我想要什麼。然後我就坐在那裡,喝著咖啡,看著 Claude Code 一行一行地把我的想法變成實際可以運行的程式。不是看著電腦做無聊的事,而是看著你的想法從虛無變成有形的、可以互動的、有生命的東西。
這是一種奇特的滿足感。也許這就是未來工作的樣子——不是孤獨地坐在鍵盤前打字,而是在一種協作中,看著你的想像力慢慢成形。
▋ 這就是我想邀請你試試的理由
我不是在鼓吹什麼新時代的烏托邦。Vibe Coding 也不是什麼銀彈。但我真的相信,如果你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保持生產力和創意,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東西。
不是因為它很高級,而是因為它很實用。不是因為它會改變世界,而是因為它可能改變你和工作的關係。
我後面還會分享一些 Vibe Coding 的小技巧和模式。但在那之前,我只想說:如果你還沒開始和某個 AI 建立這種「氛圍」上的協作,不妨試試。慢慢開始,小專案起手。
然後有一天,你也許會像我一樣,在某個午後,看著你的 AI 夥伴幫你執行一個想法時,心想:嗯,人生好像變有趣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