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Combinator創辦人親授:B2B銷售完整攻略

在Y Combinator,我們輔導過數千名創辦人進行他們人生中第一次B2B銷售。然而,我發現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會犯下一些非常常見且完全可以避免的錯誤。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典型B2B創辦人的成長歷程:從最初那些定義不清、冗長且無償的設計合作夥伴關係,一直到專業級的快速、明確且緊密的銷售流程。 - #錯誤的起點:設計合作夥伴關係陷阱

大多數B2B創辦人會從所謂的「設計合作夥伴關係」開始。表面上聽起來很專業,但實際上這通常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典型的設計合作夥伴關係會是這樣的:

「嘿,我們正在為你們這樣的公司建立一個解決方案。我們想與你合作6到12個月,免費為你建立自訂解決方案,然後根據你的反饋進行迭代。」

這聽起來很棒,對吧?但問題在於,這種方法有幾個致命缺陷:時間拖得太長、範圍定義不清、沒有明確的成功標準,以及最重要的是完全免費。

當你告訴潛在客戶這個解決方案是免費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向他們發出信號:這個產品沒有價值。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相信它值得付費,為什麼客戶要相信呢? - #突破點:建立真正的價值認知

成功的B2B銷售需要一個根本性的心態轉變。你需要停止乞求客戶給你機會,開始展示你的產品確實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關鍵原則包括:

明確定義問題和解決方案。你的產品究竟解決了什麼具體問題?這個問題對客戶來說有多重要?解決這個問題能為他們創造多少價值?

建立緊急感。為什麼客戶需要現在就解決這個問題?延遲解決會帶來什麼成本?

展示而非承諾。不要說「我們可以為你建立什麼」,而要說「我們已經建立了什麼,而且它已經在為其他類似的公司創造價值了」。 - #專業銷售流程的關鍵要素

一個成熟的B2B銷售流程應該包含以下關鍵要素:

快速且明確的價值展示。在最初的會議中,你應該能夠清楚地說明你的產品如何解決客戶的具體問題,以及這種解決方案的價值。

有限時間的概念驗證(PoC)。如果需要進行試用,應該是時間有限(通常不超過30天)、範圍明確且有具體的成功標準。

明確的定價策略。從一開始就要談論價格。不要害怕討論費用,因為這是建立價值認知的重要部分。

緊密的時間線。整個銷售週期應該是緊湊的。拖延通常意味著客戶對你的解決方案並不那麼感興趣。 - #成交的藝術:建立信任與緊急感

成功的成交不是推銷,而是幫助客戶做出正確的決定。這需要你能夠:

深入了解客戶的痛點。真正理解他們面臨的挑戰,以及不解決這些挑戰會帶來什麼後果。

提供社會證明。分享其他類似客戶的成功案例,展示你的解決方案確實有效。

創造選擇的錯覺。給客戶提供幾個不同的方案選擇,但每個方案都是購買你的產品。

建立時間壓力。合理地創造一些緊急感,讓客戶知道延遲決定可能會錯過機會或付出更高的成本。 - #避免常見的銷售錯誤

基於我們在Y Combinator輔導創辦人的經驗,以下是最常見的銷售錯誤:

過度承諾。不要為了成交而承諾你無法交付的功能或結果。

忽視競爭對手。了解你的競爭環境,準備好應對客戶可能提出的比較問題。

缺乏跟進。銷售是一個過程,需要持續的跟進和關係維護。

沒有明確的下一步。每次與客戶的互動都應該有明確的下一步行動。

- - #銷售心理學:理解客戶的決策過程

B2B銷售本質上是一個心理遊戲。你需要理解客戶是如何做決定的,以及什麼因素會影響他們的選擇。

大多數B2B決策都涉及多個利益相關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關注點。技術人員關心產品是否真的有效,財務人員關心投資報酬率,管理層關心戰略影響。你的銷售策略需要同時滿足所有這些不同的需求。

風險厭惡是B2B購買決策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公司寧願選擇一個「安全」的選項,即使它可能不是最好的。這就是為什麼建立信任和提供社會證明如此重要。

時機也很關鍵。即使你的產品完美契合客戶需求,如果時機不對(比如他們剛剛購買了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或者正在經歷預算凍結),銷售也可能失敗。 - #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

成功的B2B銷售不僅僅是關於一次性的交易,而是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這意味著你需要:

持續提供價值。即使在成交之後,也要確保客戶能夠從你的產品中獲得持續的價值。

建立反饋迴路。定期收集客戶反饋,並根據這些反饋改進你的產品和服務。

準備好擴張銷售。滿意的客戶往往願意購買更多的產品或服務,或者將你推薦給其他潛在客戶。

成為值得信賴的顧問。不要只是產品的銷售者,而要成為客戶業務成功的合作夥伴。

這種從免費設計合作到專業銷售流程的轉變,是每個成功B2B創辦人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記住,銷售不是乞求,而是價值交換。當你真正相信你的產品能為客戶創造價值時,銷售就變成了幫助客戶成功的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7REvnQ1y4

Read more

如何在45分鐘內做出能抓住注意力的爆款短片?Roberto Nixon 的完整流程與工作室成本揭密

如何在45分鐘內做出能抓住注意力的爆款短片?Roberto Nixon 的完整流程與工作室成本揭密

在這集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節目中,短片創作者 Roberto Nixon 首度完整揭露他的製作流程:從靈感、逐字稿、錄製到後製暨發布的每一道細節。他是網路上少數能穩定拿到「數百萬追蹤、數以億計觀看」的短形式創作者之一,此次示範不只分享工具與技術,更揭示速度與節奏如何成為他製作「高點閱、易擴散」內容的核心競爭力。本文依循訪談內容重組,並補充必要背景說明,呈現可實作、可複製的完整操作指南與關鍵數據。 Roberto 明確指出:「短形式影片是互聯網的 bread and butter,是所有注意力的 top of funnel。」他認為短片的價值不只是資訊傳遞,而是「以極高速度捕捉注意力,並把觀眾導向更深的學習或行動」。他在訪談中強調三個製作目標的順序與重要性: - 「Capture attention」:前2秒的視覺與口語鉤子至關重要。 - 「Maintain attention」:以衝突—解決的段落設計持續牽引觀看。 - 「Reward attention」:提供實用、獨到的洞見以促成互動(

By andy

從焦慮到信任:一個月的授權噩夢,到一晚上用 Claude Code 搞定 API 串接的領悟

▋ 當初那個月,我幾乎快瘋了 說起來有點丟臉,但我得老實講——最開始串接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發文功能時,我花了整整一個月。一個月啊,你聽起來可能覺得正常,但那一個月裡我經歷的心理狀態真的不太妙。 OAuth 授權流程、API 金鑰管理、權限設置、各種稀奇古怪的 Error Code……我每天都在官方文件和 Stack Overflow 之間切換,反覆測試、碰壁、修改參數、再碰壁。有幾次我真的坐在電腦前,盯著同一個 401 錯誤整整兩小時,想不出問題在哪裡。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就是心裡知道「應該就快了」,但就是過不去那道檻。 問題是,不管我做再多功課,這個授權系統就像一個只會說 No 的門神,你得反覆調整每個參數,直到它願意放你進去。期間我甚至懷疑過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技術工作。 ▋ Performance API 串接時的震撼 然後這禮拜,

By andy
如何用 Sora 2 + n8n AI 代理,把影片成本降6倍、產量放大10倍?完整新手實作解析

如何用 Sora 2 + n8n AI 代理,把影片成本降6倍、產量放大10倍?完整新手實作解析

導言:Sora 2正席捲網路,能把文字、圖片、名人臉孔直接變成可上線的短影片。Nate Herk 在教學影片中示範如何把 Sora 2 與自動化工具 n8n(他稱為 NADN)串接,聲稱可以「取得10倍產出、更高品質、無浮水印,且透過 Key.ai 使用 Sora 2 比 OpenAI 直接呼叫便宜6倍」。本文將從連線設定、範例工作流程、提示工程到錯誤處理逐步解析,並以數據與引言突顯關鍵步驟,幫助你把這套系統從 Proof‑of‑Concept 做到可量產化。 * 關鍵數據:Key.ai 對 Sora 2 的收費為 1.5 美分/秒($0.

By andy

# 不會寫程式反而是優勢?為什麼Vibe Coding會是你最該投資的技能

我想跟你聊一件我最近才真正體悟的事:如果你想在未來持續提升生產力,你根本逃不掉要跟AI合作這個課題。但關鍵不是去學寫程式,反而是要學會跟AI「談戀愛」。 ▋ 你以為不會寫程式是限制,其實反而是超能力 老實說,剛開始聽到Vibe Coding這個概念時,我也有點懷疑。不會寫程式的人用AI協作?聽起來好像哪裡怪怪的。但仔細想想才發現,這恰好是我之前完全想反了的地方。 很多人問我:「欸,如果我不會寫程式,怎麼能跟AI Code一起工作?」我現在的答案是:正因為你不會寫程式,你才更有資格來做這件事。為什麼?因為你能深刻理解那些使用者痛點。你知道什麼叫「這件事很麻煩」,你知道什麼叫「其實我們需要的是這個」。而一個只會寫程式的人,有時候反而被自己的技術思維限制了,看不到使用者真正想要什麼。 你不會寫程式,所以你能在跟AI的來回對話中,一次次指出「不對,我要的是這樣」、「這邊可以再調整」。你用自己的直覺和需求不斷修正,而AI則用它的執行力去實現。這兩種優勢的結合,才是真正的超能力。 ▋ AI的能力再強,也需要一個懂它的人 這裡有個前提要弄清楚:不是隨便用任何AI都行。你得選一

By andy